编辑工作始于何时,学术界对此尚有不同意见,但对于“最初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校勘”这个观点,基本上已形成共识。例如冯道刻《九经》,令田敏校勘。田敏是国子祭酒,他负责总校助,手下另有一批学者具体从事校勘。所以,田敏实际上是总编辑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刻《五经正义》,孔维为都勘官,另有多位国子博士为勘官,都勘官也就是总校勘、总编辑。小规模刻书,校勘多是兼职,无需专人。坊刻其实也有校勘,只是校之不精,或因未有专人而马虎从事,或虽有专人而水平太低。
古代刻书业的特点,是从事古籍编纂、编辑、编选之类的工作,以官刻、私刻者为多。私刻的业主往往是学者,有能力从事编纂、编辑、编选之事;而书坊大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。一般情况下,官刻不接受民间新作,书坊因有市场风险而较少受理新作。因此,新作一般都由作者自己出资请刻工或送坊间刊印,不经他人编辑加工。一些大的书坊也会主动寻找名家的各种批注本、诗文集出版,若是新作一般也都由作者自己编校。
为了保证质量,私家刻书往往延聘专家校勘。南宋廖莹中在临安刻书,宋人周密说他搜集数十种版本,动用百余人校勘,廖氏世彩堂因此留下许多精品。明代汲古阁毛晋刻书,专门造了楼阁招待校书的众多学者。
清代乾嘉以降,校雠学迅速发展,学者刻书常另请专家校勘。例如,钱熙祚刻《守山阁丛书》聘张文虎,伍崇耀刻《粤雅堂丛书》聘谭莹,蒋凤藻刻《铁华馆丛书》聘叶昌炽,黎庶昌刻《古逸丛书》聘杨守敬,等等。清代为他人刻书做编辑工作最有名的要算顾广圻。孙星衍、黄丕烈、胡克家、秦恩复、汪士钟这些公认的名家刻书,也请顾广圻去校勘。顾广圻,字千里,江苏元和(今苏州吴中区)人,自己并无巨著传世,生为他人校书,人称“清代校勘第一人”。由他校定之书,“举世珍若珙璧”。他与出版家黄丕烈合作最多。黄氏最佳的版本,冉加顾氏最佳的校勘,珠联璧合,弥足珍贵,学界称“顾黄”。
清末张之洞在《书目答问》所附《劝刻书说》中说:“刻书必须不惜重费,延聘通人,甄择秘籍,详校精雕。刻书不择佳恶,书佳而不雠校,犹糜费也。”可说是经验之谈。“延聘通人”的意思,就是延聘学问渊博的人从事选书、校勘。从业务内容看,这应属于古籍编辑工作。
自宋以来出版界流传一本书,题名《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》,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有关编辑出版业务工作的条例该书有“书本”“字画”“注文”“音释”“句读”“脱简”“考异”七个条目。所谓“书本”,就是务必事先将不同版本搜集齐全,请专家参证其他相关书籍,进行反复审订与校勘,最后确定刊刻的定本。所谓“字画”,就是要求规范文字,以字书为准,使用通行字体,去掉俗字或怪僻古字,也包括如何避讳。
所谓“注文”,是指对注文、疏文、正文三者复杂关系的处理。所谓“音释”,就是要求规范注音,贯彻正确的注音原则,避免方音等。所谓“句读”,与现在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相似。
所谓“脱简”,是指查补缺页和文中脱漏之处。所谓“考异”就是校謝并将校勘记附于书后,以备读者考查。上述七个条目,对现在的古籍编辑工作仍有重要参考价值。除《相台书塾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》外,《通志·校雠略》等文献对古籍编辑工作也有所介绍。